首页 > 实验教学 > 规划设计实验室 > 正文

规划设计实验室

《城市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熟悉城市设计概念与地位、城市设计性质与任务;了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的发展历史;了解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掌握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类型与内容;掌握城市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了解城市设计机构组织;了解城市设计的编制与成果表达;了解城市设计的决策、实施、操作与管理;了解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城市设计概述

1.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

2.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3.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

4.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5.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本章重点、难点:区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概念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章  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类型及其价值判断

1. 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

2. 城市设计三大类型

3. 城市设计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本章重点、难点:城市设计的评价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设计对象层次、内容,从专业角度进行理解

第三章  城市典型空间要素和景观

1. 土地使用

2. 建筑形态及组合

3. 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

本章重点、难点:建筑空间形态、土地的综合使用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设计中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开放空间的概念、特征、功能、重要的实践。

第四章  城市典型空间要素和景观

1. 城市街道空间

2. 城市广场

3. 中心区

4. 历史地段

5. 城市综合体及光环境

本章重点、难点:形式、类型多,处理方法不一,需分别加以研究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城市中各种典型空间的要素、构成、形态。掌握各类型空间的空间特征。了解城市综合体及光环境。

第五章 城市设计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

1. 空间-形体分析方法

2. 场所-文脉法

3. 生态分析法

4. 相关线-域面分析法

5. 城市空间分析的手法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方法多,涉及面广,需要较多的背景知识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外部空间设计》内容,掌握视觉秩序分析,了解场所-文脉分析内容,了解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设计思想。

第六章 城市设计实施、管理、趋势

1. 城市设计过程

2. 公众参与

3.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

本章重点、难点:城市设计过程及方法论,公众参与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设计的过程,理解公众参与及公众参与在我国的问题

第七章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

  1.从专业特点出发,选择一中小规模的街区或街道或某文化街区进行城市设计,强调专业知识的参与运用

本章重点、难点:设计方法、分析、理论基础、表达都是同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实践,要求同学掌握城市设计的程序、方法,能从专业的角度参与到团队创作中。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侧重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发挥好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效果,应注意平时考核环节。

最终成绩=平时成绩(40%)+设计成绩(60%)

平时成绩包含读书报告、课堂讨论、实践调查。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城市设计》,王建国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标准书号:7810504584。

参考书:《街道的美学》,芦原义信 (日本)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7530644769。

《城市空间设计》,夏祖华 黄伟康 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标准书号781023479X:。


七、说明 

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理论课中的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当下的成功案例进行介绍。设计题应选择与园林、景观相关联的项目,设计讨论中在明晰城市设计自身问题基础上要积极引导同学用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大纲修订人:汪松陵

                                                                                                                       大纲审定人:张清海

                                                                                                                        修订日期:2015年05月01日